黄河口面塑
黄河口面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面塑,俗称面花、礼馍、花糕、捏面人。它以小麦面粉为主料,调成不同色彩,手艺人用手和简单工具,根据所需随手取材,在手中几经捏、搓、揉、掀,用小竹刀点、切、刻、划,塑成身、手、头面,披上发饰和衣裳,顷刻之间,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,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。面塑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,人们可以通过面塑孙悟空、猪八戒、白娘子、穆桂英、水浒英雄等形象给孩子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,从而在潜移默化之间启迪孩子的智慧。同时,面塑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,原汁原味的乡土艺术。
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,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,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。面塑艺术作品体积小、便于携带,又经久不霉、不裂、不变形、不褪色,因此为旅游者喜爱,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。